相信不少出国留学的孩子,以及他们的家长们,都曾经在某个深夜思考过这个问题:
出国读书,对于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?
最近托福官方拍了个关于出国留学的视频,采访了不少留学生和父母,感动之余引人深思,推荐给大家看一看。
最开始,想出国留学的原因也许很简单:不用跟千军万马一起挤高考的独木桥,能上个全球排得上名号的大学,练好英语,有个国际背景,开开眼界,等等。 然而这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:孩子年纪轻轻就孤身远赴异国他乡,没有家长朋友照顾,脱离了国内的人脉关系,诸如此类。 那么,孩子究竟得到了什么宝贵的东西呢? 每当有同学问起这个问题,金阳光的老师们给出的的回答基本都是: 真正意义上的独立。 中国的大学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,而国外的大学则是社会的一部分。即使同样是在依赖父母给的生活费生活,留学国外对孩子的挑战和激励也是在国内无法比拟的。 从踏上旅途的那一刻起,孩子被迫脱离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,要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业的一切压力,而做父母的除了当啦啦队外毫无作用。这种从孩子到青年的蜕变,不是从孩子抵达学校后几个月才发生的,而是当孩子与父母挥手告别的那一刻,他就明确的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,并且就在那一刻从“孩子”变成了“成年人”。 孩子在国外的几个月、几年中,做出的选择和决定是家长们无法帮忙也无法干涉的;做父母的在国内几十年的经验和人情世故,放在海外的环境里显得苍白而格格不入。当孩子在国外生病、受伤、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,第一时间能帮到他的是他自己建立的人际关系,而不是像在国内那样几个小时之内就能赶到现场的父母。 回想我自己的大学生活,所谓的“乳燕离巢”说到底是从自家的窝里飞到隔壁的树杈上;而留学海外的孩子,则真真正正的离开了熟悉的一切,飞向了父母或许永远也无法触及的远方。 人生的最可怕之处,是无法验证。 时刻都要做出选择,一旦选择了就要走下去,没有回头路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“判断”和“坚持”的能力,要比分数和文凭更加重要。然而对于孩子来说,父母包办的“判断”和“坚持”,很可能是一种干扰和剥夺,让孩子无法清晰的看到自己心中真正想要走的路。 因此,出国留学所赋予孩子的独立精神,也许是我们作为父母能给予的最宝贵的礼物;父母往后退去,孩子反而得到了更多。 也许,就像我看到的那样,出国不一定会给所有的孩子都带来更好的工作和更多的薪水; 然而,他们的人生从此摆脱了父母的烙印,焕发出独属于他们的光彩。
*
*
微信搜“金阳光出国”